【西镇琐忆】之四――第四文化馆

  • A+
所属分类:青岛记忆
摘要

  第四文化馆,在东平路上,云南路和邹县路之间的中段,路西边。从外表看,它就是一个普通里院的朝街的二层楼房,楼上楼下各有十多个房间。北头,有个门洞,从门洞进去,里面有个院子。从院子里看,除了朝街的这排二层楼房,其他各个方向,好像都没有属于这个院子的房间。

  第四文化馆,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了。曾用名第四人民教育馆,一度改称台西区文化馆,后来撤并入市南区文化馆。

  设置这个文化机构的目的,不外是开展地区群众文化工作,组织地区群众文化活动。

  第四文化馆,设有图书阅览室、报刊杂志阅览室等。有段时间,我经常到报刊杂志阅览室去看报和看杂志。

  报刊杂志阅览室设在一楼,朝南的这一头,有三四个房间(三四个朝街的窗户)那么大。有时,从临街的门,就可以入室。有时,临街的门,不开,就经由北头的门洞进到院子里,从院内的门入室。

  也曾经有段时间,阅览室设在朝北的这一头。

  记得阅览室里的报纸,有十来种,杂志也是十来种。当时觉得挺丰富的。现在记得起来的那里的杂志有《连环画报》、《漫画》、《时事手册》、《展望》、《旅行家》、《解放军画报》、《人民画报》、《解放军战士》、《大众卫生》、《电影故事》,等等。

  尤其那本《连环画报》,很受欢迎。往往要预约,告诉正在看的那位,“你看好给我啊”,然后看着别的,焦急等待。如果稍不留神,而恰巧那位上家又不那么负责任,看完随手往桌子上一扔,往往就会被别人先得。

  不过,我很少遇到这种尴尬场面。因为,我更喜欢看看《漫画》、《人民画报》、《旅行家》,这些不那么紧俏的种类。至于《连环画报》,我好像不那么如饥似渴,总有那样的机会,它静静的躺在桌上或架上,这时,我就取来翻阅。

  那里的报纸,和通常的情况一样,首先夹在报夹上,报夹再一层一层地,挂在报架上。有一段时间,那里别出心裁,改变了通常的做法。他们搬来许多单人课桌,把报纸放在课桌的桌洞里,桌面上贴上纸条,标明报纸的名称。你阅读哪种报纸,就坐在对应的小桌前。这种尝试,没有坚持很长时间,又恢复了原样。

  我曾在那里的《中国青年报》上,读到一篇《青春之歌》的评论文章。我背过了其中的一个句子,“青春啊,这是一支多么美丽的歌。为了唱好这支歌,……”。高一语文课,我顺便把这个句子,写到一篇作文中。李老师曾把这篇作文,在班上念给大家听。

  除了去那里看看报纸杂志,第四文化馆有时还举办某些专题展览,我都不关心,没兴趣,路过也不看。只有一次,我们院里的几个大青年嘻嘻哈哈地,结队去第四文化馆看一个什么展览。我们一帮小孩子也凑热闹跟着去了。记得那是一个生理健康之类的科普展览,瓶子里有些什么标本,吓得我头都不敢抬。

  第四文化馆,最先在东平路出现。后来,东平路云南路拐角那里有了新华书店。接着,金城电影院从湖北路搬到东平路,叫做红旗电影院。红旗电影院墙外转角处,竖起一个阅报栏,总有里外几层的市民,在那里昂首读报,有的老者,还举着放大镜。甚至,几步之遥的邮局里,也会挂起《中国青年》、《少年文艺》零售。在文化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的年代,一段时间,那个圈子,俨然成了西镇的一个文化中心。

  第四文化馆,在东平路上,云南路和邹县路之间的中段,路西边。从外表看,它就是一个普通里院的朝街的二层楼房,楼上楼下各有十多个房间。北头,有个门洞,从门洞进去,里面有个院子。从院子里看,除了朝街的这排二层楼房,其他各个方向,好像都没有属于这个院子的房间。

  第四文化馆,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了。曾用名第四人民教育馆,一度改称台西区文化馆,后来撤并入市南区文化馆。

  设置这个文化机构的目的,不外是开展地区群众文化工作,组织地区群众文化活动。

  第四文化馆,设有图书阅览室、报刊杂志阅览室等。有段时间,我经常到报刊杂志阅览室去看报和看杂志。

  报刊杂志阅览室设在一楼,朝南的这一头,有三四个房间(三四个朝街的窗户)那么大。有时,从临街的门,就可以入室。有时,临街的门,不开,就经由北头的门洞进到院子里,从院内的门入室。

  也曾经有段时间,阅览室设在朝北的这一头。

  记得阅览室里的报纸,有十来种,杂志也是十来种。当时觉得挺丰富的。现在记得起来的那里的杂志有《连环画报》、《漫画》、《时事手册》、《展望》、《旅行家》、《解放军画报》、《人民画报》、《解放军战士》、《大众卫生》、《电影故事》,等等。

  尤其那本《连环画报》,很受欢迎。往往要预约,告诉正在看的那位,“你看好给我啊”,然后看着别的,焦急等待。如果稍不留神,而恰巧那位上家又不那么负责任,看完随手往桌子上一扔,往往就会被别人先得。

  不过,我很少遇到这种尴尬场面。因为,我更喜欢看看《漫画》、《人民画报》、《旅行家》,这些不那么紧俏的种类。至于《连环画报》,我好像不那么如饥似渴,总有那样的机会,它静静的躺在桌上或架上,这时,我就取来翻阅。

  那里的报纸,和通常的情况一样,首先夹在报夹上,报夹再一层一层地,挂在报架上。有一段时间,那里别出心裁,改变了通常的做法。他们搬来许多单人课桌,把报纸放在课桌的桌洞里,桌面上贴上纸条,标明报纸的名称。你阅读哪种报纸,就坐在对应的小桌前。这种尝试,没有坚持很长时间,又恢复了原样。

  我曾在那里的《中国青年报》上,读到一篇《青春之歌》的评论文章。我背过了其中的一个句子,“青春啊,这是一支多么美丽的歌。为了唱好这支歌,……”。高一语文课,我顺便把这个句子,写到一篇作文中。李老师曾把这篇作文,在班上念给大家听。

  除了去那里看看报纸杂志,第四文化馆有时还举办某些专题展览,我都不关心,没兴趣,路过也不看。只有一次,我们院里的几个大青年嘻嘻哈哈地,结队去第四文化馆看一个什么展览。我们一帮小孩子也凑热闹跟着去了。记得那是一个生理健康之类的科普展览,瓶子里有些什么标本,吓得我头都不敢抬。

  第四文化馆,最先在东平路出现。后来,东平路云南路拐角那里有了新华书店。接着,金城电影院从湖北路搬到东平路,叫做红旗电影院。红旗电影院墙外转角处,竖起一个阅报栏,总有里外几层的市民,在那里昂首读报,有的老者,还举着放大镜。甚至,几步之遥的邮局里,也会挂起《中国青年》、《少年文艺》零售。在文化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的年代,一段时间,那个圈子,俨然成了西镇的一个文化中心。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