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记本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“那些年代的精致本子”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《青岛日记》笔记本,朝霞红映满天,青岛的象征小青岛绿意盎然的矗立在黄海之滨。 ▲《可爱的中国》笔记本▲ 共产主义是信仰,民族复兴是理想,和谐社会是目标,中华腾飞是希望,... 03月31日 2,215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笔记本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“那些年代的精致本子”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《青岛市党员干部评奖纪念》笔记本,此笔记本是1950年3月青岛市委会留念珍贵笔记本。 ▲《祖国万岁》笔记本▲ 从脚下一片土地,感悟心潮的澎湃。从头上一片蓝天,读出宽广的... 03月30日 1,977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玉器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精雕美玉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清代满工螭琥带钩 《说文》:“螭,若龙而黄,北方谓之地蝼,从虫,离声,或无角曰螭。”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,战国晚期玉器上就有螭虎纹饰。汉以后,螭虎使用的更为广... 03月24日 2,177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玉器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精雕美玉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清代玉壶挂件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一句诗: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。诗里面“玉壶”是用来形容人的内心纯洁无瑕,就像冰一样晶莹清澈,像玉一样明亮通透... 03月23日 2,643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窗棂门扇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 窗棂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清代中期窗棂,保存完好,图纹祥瑞,以镂空雕、高浮雕、透雕多种雕刻技艺方式,把木意雕琢成既可以通风,又可以赏识的产物。展现了老青岛匠人的精湛手艺。 唐以前仍以直棂窗为多,... 03月20日 1,939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窗棂门扇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 窗棂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清代精品窗棂近二百扇,大部分是从青岛三江会馆与其之后的延续江宁会馆收藏而来,三江会馆创建于百余年前清末国之将倾而青岛却处于欣欣向荣之时,初衷是为了使来青岛聚居做生意的当... 03月17日 2,030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名家精刻刻印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 印章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明末清初“半丁”款镂空雕亭台人物小桥流水”寿山石闲章 元代篆刻家以叶蜡石作印材,使寿山石名冠“印石三宝”之首,登上文化大雅之堂。加上明、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,从而形成寿... 03月13日 2,067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名家精刻刻印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 印章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明末清初浅刻吉言闲章 印材(即印坯)是篆刻艺术最基本的凭借材料。宋元以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、银、铜、玉或水品、犀角、象牙、竹、木等为材料。及至元代,王冕始试以花... 03月10日 1,144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名家精刻刻印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 印章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清末牙尖章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,印章普遍有所增大。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、满文、汉篆等。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,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。其中汉篆中... 03月09日 1,093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名家精刻刻印馆 “青岛记忆”博物馆筹委会藏品鉴赏—— 印章(续) ▲青岛记忆博物馆“百年展厅”收藏清末民国兽钮青田石异形双面印 成语印自战国开始就有,使用的格言、成语达百余种。如"正行"、"敬事"、"日利"、"日入千万"、"出入大吉"等,成语字数不等,自一、二字始,... 03月06日 1,082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