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佩饰的起源很早,并随着时间推进逐渐演化出辟邪,或象征财富等功能,颇受古人喜爱。
在众多佩饰的材料中,古人对玉情有独钟,而玉中更喜爱的是翡翠。清朝翡翠身价倍增,即源于当时的贵族,乃至慈禧太后的珍爱,“皇家玉”就是形容上等的翡翠。可以说古人喜爱翡翠尤甚于黄金和其它玉石,而男子佩戴翡翠于腰间,也似乎是彰显节气与风度的不二法门。

在翡翠佩件悠久的起源中,
或为辟邪趋吉,或为富贵象征,
统一为灵性与意境相恰合。
翡翠佩件灵性与材质莹润通透不无关系,
然是佩件本身否完美演绎却非一日之功。
一件翡翠佩件得以精美绝伦的呈现,
背后是多少个百转千回的思索与构思。
好的作品定是雕刻师精神境界的延伸,
是作者思想的物化,
也因此,它们缠绵数载岁月而来,
灵性日长,韵味悠长。
在小小的佩件或挂件之上,
或雕出壮丽云木的奔腾模样,
或深浅几刀刻出器物栩栩如生,
就仿佛把如画江山红尘收入方寸,
裹挟着悠悠岁月不变如初,
观者心境亦变得如天地般高远辽阔。
浅色光暗,薄莎现柔影,
納一息春风风清清,
沉醉林花香境。
翠料小巧玲珑,
图样翻新,入目不俗。
触目平和温润,
天下平,果实丰。
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,
不污不垢,淡看浮华。
多歧匀列,边缘平和,
深浅不一成脉络走向。
俯拾是玉,仰看成蝶,
动人心弦,意犹未尽。
临江之畔,璞石无光。
千年磨砺,温润有方。
双花伴翅,独树一帜,
澄澈清亮,典雅君子。
于无涯的时光里,
遇见一件上好的翡翠佩件,
时光不变,心生安暖。
上下流叶,寿桃掩于其中,
疏密相间,意境圆满。
质朴无言,苍翠老成,
是否也在等一个懂它的人?
上千年的玉石文化、
上千年的玉雕历史、
上千年的笔墨洗练,
激荡出的是一种文化积淀的产物,
将心思技巧用一种精致的方式演绎出来,
刻刀之下凝聚着人们日复一日的积累。
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属意的翡翠佩件,
它不仅是情感的传承,
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虔诚仪式。
一角珠玉,佩于古人衣角,触于今人指尖,
连着着两端的人与故事,
这或许就是翡翠佩件的魅力所在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2020年5月18日 下午12:04 沙发
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(ICOM)发起并创立的。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,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、参与和关注,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,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。
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、纪念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,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。